我们继续聊关于“自我身份认知”的这个话题,也就是你怎么样去定义你自己。
昨天我们说了,我们不要固定、固化的看待自己和看待周围的人,因为每个人的一生他都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,大多数人还是会小看自己,也就是说自我身份认知过低,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:“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”,人们还是以自己过去或者现在的表现来判定自己的将来。

我认知过高的呢?实际上一个人是应该对自己的将来有更高的期望值,但是不应该对自己的现状过高的估量。就像那对交大的博士夫妻,他们说相声,然后怒怼郭德纲,因为他们现场说的相声只能算是尬聊,当然的这不是关键,因为我们很多人如果上了台可能连尬聊都聊不了。关键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现状,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,因为自我认知不清的人,他也很难认清他人和世界。

不过话说回来了,自我认知过高的人总还是比自我认知过低的人要强一些,为什么呢?他总是还有些机会的。而自我认知过低的人几乎就没有给自己机会,一个人如果自我认知过高,同时你的行动跟上,你的成长跟上,等未来成功了以后,人们就说你当年志存高远。一个人如果自我认知过高,行动和成长都跟不上,那就叫好高骛远了。我对这对夫妻担心的地方,我会发现他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实践,为什么我知道呢?因为他写了三本厚厚的关于相声的书,我想他的时间精力可能会放错了地方,因为一个正确的理论,他一定是要来自于长期的而且是成功的实践。

当我看到那位博士丈夫对于郭德纲关于相声的见解,那副不屑一顾的样子,我真的明白了,当一位外行他误以为自己是专家的时候,他真的就沉浸在虚幻的优越感中。实际上这一类人的是多数的,我们自己也会在某一个领域表现出这个样子。就像有的人谈论起国家大事头头是道的,有的人想让钱来为自己赚钱,所谓的投资人,却对巴菲特的那套理论不屑一顾,她只相信自己的,不信那些被实践和时间证明的成功者的逻辑。
还有的人创业他宁愿被人忽悠,也不愿意踏踏实实的跟着成功的系统和成功的模式去走,创业他不找大企业合作,他找大表哥合作。所以这对博士夫妇的表现真的让我很感慨,一个人无知真的不是最可怕的,无知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才是最糟糕的!